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你在打车时有没有遇到APP在悄悄录音?近日,录音浙江杭州的打车嘀嗒闻女士(化名)突然发现,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竟一直在偷偷录音,出行而且自己还不能关闭。还上海市害消4月19日,消保嫌侵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观点:嘀嗒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委涉
据了解,隐私从今年3月份起,录音闻女士会接连收到“程序仍在录音”的打车嘀嗒提醒短信。4月15日,结束闻女士再次通过嘀嗒顺风车业务打车回家,出行她特别留意了时间,还上海市害消当晚9点49分左右下的消保嫌侵车,但收到短信提示“录音将持续到10点13分左右关闭”。委涉让闻女士不安的是,自己都已经下车了,还要被多录20多分钟,于是她将录音截图发给客服,客服却让她卸载软件。
媒体记者在拨通嘀嗒APP全国客服400热线后,嘀嗒APP客服表示:乘客下车后,还需要点击“确认下车”,点击后一方面会付车费,另一方面行程录音会自动结束。另外,乘客可以自行检查录音和行程情况,在嘀嗒APP-乘车记录,能看到自己的行车记录、录音时间等。
然而,闻女士却表示,每次行程结束后,系统会显示“行程结束,感谢参与绿色出行”,再就是评价体验或是投诉,根本就没有手动“确认下车”的选项,也不清楚到底是司机确认的,还是系统确认的。
根据客服指示可以自查录音和行程记录,闻女士给记者显示了在嘀嗒APP上的乘车记录,记者发现前一天的两笔顺风车订单中,都出现了录音时长和里程时长不匹配的情况。中午订单,闻女士的行程大概40分钟左右,录音时长显示1小时03分59秒;晚上订单,闻女士的行程在30分钟左右,录音时长显示只有21分钟。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网约车行程录音是一项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举措。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后,网约车平台应该严格按照行程时间录音,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如果录音时间与行程不匹配,显然不能达到安全保障的效果。如果行程结束仍在录音,则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责任编辑:47
执法人员检查后厨操作环境。执法人员与学生交流餐饮质量和餐饮卫生情况。为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新学期在校师生饮食安全,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食堂环境卫生、人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洁记者张文章)8月24日至25日,福建省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厦门食药检院)顺利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共获推荐能力资质1036项,其中新增资质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近期,辽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挥抽检食品合格备份样品的再利用价值,将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捐赠给公益慈善机构和需要救助的群众等单位和个人。8 ...
又是一年开学季,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深化数字化监管改革,在全区299家高校、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和2家校外供餐单位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其中对2家校外供餐单位实行了全天候24小时远程监管,运用AI智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索依宁记者李洪涛)8月27日,长春市市场监管局双阳分局消保科联合双阳区消协深入商场、社区、养老院以及儿童游乐场,开展消费维权常识宣传工作,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切实提升其消费维权 ...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检查,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的医疗器械经营问题进行整治。执法检查人员深入相关经营企业,从进货渠道、储存条件、销售记录等方面对医疗器械的经营全链条进行了 ...